讲述我的育人故事 | 栾胜基:北燕南栖,薪火相传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
教师个人简介
栾胜基,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主持和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著作5部。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成果丰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评价优秀教材奖和环境影响评价先进个人奖。中共中央“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曾获深圳市“双百”人才以及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称号。
我退休前在北大学习工作了40年。今天,我向大家报告我在北大的两个校园——北京的燕园和深圳的南国燕园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1973年我走进北京大学,开启了学习生涯。我所学的是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我的老师有从德国、前苏联留学归来的老前辈,也有新中国培养的优秀教师。我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国奉献的胸怀和北大人的使命感,这让我一生受益匪浅。
1985年,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出现,北京大学成立了环境科学中心,我转而从事大气环境问题研究。受唐孝炎院士和叶文虎教授的启发,我在教学科研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思想“兼容并包”,运用大气物理学的理论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大气污染的实际问题。从环境学科在北大的发展中,我也悟出了培养合格北大学子的标准——首先要具有家国情怀,这是北大学子之根本;其次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为国家服务的能力。
1994年,我作为北京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进行一年多的访问学习,这段经历启发我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我认为,备课认真不仅仅体现在做出内容丰富的课件,更要在课堂上通过对话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国际化”不仅要注重国际交流的指标,更要注重教育的细节。回国后我发表了一篇论文《高等院校环境专业教育的思考》,提到要注意国际动态、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和内容。既要看学生是否善于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也要考察授课老师学术思想开放包容的程度、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后来我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主管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早年的这些经验被我应用在了工作实践中,优化课程评估规则,提高课堂提问的分值权重,促进了教学相长。
我是2002年来到深圳参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组建工作的。刚到深圳研究生院时,这里没有校园、租用教室、没有实验室。我当时的研究生是随我从北京来到深圳的。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与我一起采购实验设备,共同设计和装修实验室。这里的师生以创业的心态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干,完成课业和科研工作之余,还要参与校园建设的劳动。如今校园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意都承载着当年师生一脚土、一脚泥播种下的希望。
多年来,我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带领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充当深圳生态环境最忠实的守护者,帮助深圳市建立环境评价体系,提出“生态控制线”的概念,避免城市过度开发。同时,在环境政策评价领域积极发挥影响,在农村环境治理、红树林保护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北大人的社会责任。
深圳研究生院与境外的交流合作密切,在环境专业方面,我推动了深研院与韩国首尔大学合作,以农村环境研究为主线,轮流牵头举办假期学生交流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12届。寒假期间韩国天气寒冷,他们来到中国;暑期深圳炎热,我们的学生到韩国去——在各自最好的季节做东道主。这种沉浸式的国际交流比参加学术会议的收获更大,因为它是全方位的,既有英语的学术交流,也有生活中与当地学生的文化交流,大家朝夕相处,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让两国青年结下了深情厚谊。
在北京大学学习工作的近40年里,我有幸见证、也亲身参与了北京大学在北京和深圳两地的发展。一路走来,北大精神始终是我前行的指引,也由和我一样从北京燕园南下的老教师,传承给陆续加入南国燕园的中青年学者和一批批学子,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原文编审 | 丁楷锐 王可佳
编辑 | 包安琪
审核发布 | 周惠莹 宋子淳 李嘉昊(南燕之家)